在中藥飲片類型中,有一種是由堅硬外殼類的飲片,這種中藥飲片需要將其粉碎成粗顆粒,這類飲片,含有豐富的油脂、揮發油、淀粉、糖、蛋白質及其他易變質的成分。致密的殼、皮是保證飲片質量穩定的天然屏障。
過早搗碎易導致其成分發生氧化、分解、揮發以及微生物污染等,可發生變色、走油、霉變、蟲蛀現象,影響飲片的質量,一般是調劑時臨時搗碎。
調劑前臨時搗碎的品種:
牛蒡子、使君子、決明子、萊菔子、白芥子、皂莢子、酸棗仁、郁李仁、火麻仁、瓜蔞子、赤小豆、蓽茇、白果、荔枝核、牽牛子、黑大豆、蕤仁、砂仁、白豆蔻、益智仁、草果仁、草豆蔻等。
現實中能夠搗碎的飲片:
砂仁、白豆蔻、益智仁、草果仁、草豆蔻等,由于表皮脆弱,容易搗碎。
未按要求搗碎的飲片(表皮堅硬):
牛蒡子、萊菔子、白芥子、決明子、酸棗仁、郁李仁、火麻仁、白果、荔枝核、牽牛子、蕤仁等。
不搗碎的后果:
以上表皮堅硬的,現實中一般藥店不進行搗碎,這樣就影響了飲片在煎煮過程中有效成分的釋放,也就是制約了藥效的充分發揮。
正確做法:
上述具有堅硬外殼的飲片,如牛蒡子等應該用時搗碎。如果用搗藥缸不易搗碎,可用粉碎機進行簡單的破碎操作,打成粗顆粒。一般藥店都配置小型粉碎機。
舉例說明:如牛蒡子的種皮較厚,質地堅韌,用搗藥缸不能破碎。通過適當的粉碎,能增大藥材與溶媒的接觸面積,提高煎煮得率,有利于活性成分煎出。